Table of Contents

一、前言

**Java 内存模型(简称JMM)**就是在底层处理器内存模型的基础上,定义自己的多线程语义,用来保证多线程间的可见性。Java 内存模型试图屏蔽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以实现让 Java 程序在各种平台下都能达到一致的内存访问效果。

二、Java 内存模型(JMM)

1. 主内存与工作内存

目前的处理器如下图,一般都包含多个核心core,同时包含高速缓存结构,相比于直接内存的读写速度快了很多。

加入高速缓存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缓存一致性。如果多个缓存共享同一块主内存区域,那么多个缓存的数据可能会不一致,需要一些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硬件上都会提供一定的cache一致性的解决方案,但还需要其他手段保证线程可见性的问题。

img

从抽象的角度来看,JMM 定义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抽象关系:线程之间的共享变量存储在主内存(main memory)中,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私有的本地内存(local memory),称为自己的工作内存,工作内存存储在高速缓存或者寄存器中,保存了该线程使用的变量的主内存副本拷贝。

线程只能直接操作工作内存的变量,不同线程之间的变量值传递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如下图所示:

img

Java 内存模型抽象结构图

img

2. 内存间交互操作

Java 内存模型定义了 8 个操作来完成主内存和工作内存的交互操作。

img

image-20211007160400147

如果要把一个变量从主内存中复制到工作内存,就需要按顺寻地执行 read 和 load 操作,如果把变量从工作内存中同步回主内存中,就要按顺序地执行 store 和 write 操作。Java内存模型只要求上述操作必须按顺序执行,而没有保证必须是连续执行。也就是 read 和 load 之间,store 和 write 之间是可以插入其他指令的,如对主内存中的变量a、b进行访问时,可能的顺序是read a,read b,load b, load a。

3. 内存模型三大特性

  1. 原子性

    可以参考事务的原子性:一个操作或多个操作要么执行的过程中不被任何因素打断,要么全不执行。

    Java 内存模型保证了 read、load、use、assign、store、write、lock 和 unlock 操作具有原子性,例如对一个 int 类型的变量执行 assign 赋值操作,这个操作就是原子性的。但是 Java 内存模型允许虚拟机将没有被 volatile 修饰的 64 位数据(long,double)的读写操作划分为两次 32 位的操作来进行,即 load、store、read 和 write 操作可以不具备原子性。

    int 等原子性的变量在多线程环境下同样会出现线程安全问题,虽然 JMM 保证了这些变量的操作是原子的,但是只是说保证了单个操作是原子的。

    不过使用 AtomicInteger 能保证多个线程修改的原子性。AtomicInteger 底层用的是volatile的变量和CAS来进行更改数据的。

    • volatile保证线程的可见性,多线程并发时,一个线程修改数据,可以保证其它线程立马看到修改后的值。
    • CAS 保证数据更新的原子性。

    AtomicInteger 修改流程

    img

  2. 可见性

    可见性指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其它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Java 内存模型是通过在变量修改后将新值同步回主内存,在变量读取前从主内存刷新变量值来实现可见性的。

    主要有三种实现可见性的方式:

    • volatile 可以保证可见性,但不能保证原子性。
    • synchronized, 对一个变量执行 unlock 操作之前,必须把变量值同步回主内存。
    • final,被 final 关键字修饰的字段在构造器中一旦初始化完成,并且没有发生 this 逃逸(其它线程通过 this 引用访问到初始化了一半的对象),那么其它线程就能看见 final 字段的值。
  3.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在本线程内观察,所有操作都是有序的。在一个线程观察另一个线程,所有操作都是无序的,无序是因为发生了指令重排序。在 Java 内存模型中,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重排序过程不会影响到单线程程序的执行,却会影响到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volatile 关键字通过添加内存屏障的方式来禁止指令重排,即重排序时不能把后面的指令放到内存屏障之前。

    也可以通过 synchronized 来保证有序性,它保证每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相当于是让线程顺序执行同步代码。

4. 指令重排序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常常会对指令做重排序。

指令重排序包括:编译器重排序处理器重排序

重排序分三种类型:

  1. 编译器优化的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2. 指令级并行的重排序。现代处理器采用了指令级并行技术(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来将多条指令重叠执行。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3. 内存系统的重排序。由于处理器使用缓存和读/写缓冲区,这使得加载和存储操作看上去可能是在乱序执行。

从 Java 源代码到最终实际执行的指令序列,会分别经历下面三种重排序:

img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编译器和处理器常常会对指令做重排序。

指令重排序包括:编译器重排序处理器重排序

重排序分三种类型:

  1. 编译器优化的重排序。编译器在不改变单线程程序语义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安排语句的执行顺序。
  2. 指令级并行的重排序。现代处理器采用了指令级并行技术(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ILP)来将多条指令重叠执行。如果不存在数据依赖性,处理器可以改变语句对应机器指令的执行顺序。
  3. 内存系统的重排序。由于处理器使用缓存和读/写缓冲区,这使得加载和存储操作看上去可能是在乱序执行。

从 Java 源代码到最终实际执行的指令序列,会分别经历下面三种重排序:

4.1 数据依赖性

如果两个操作访问同一个变量,且这两个操作中有一个为写操作,此时这两个操作之间就存在数据依赖性。数据依赖分下列三种类型:

image-20211007162823971

上面三种情况,只要重排序两个操作的执行顺序,程序的执行结果将会被改变。

前面提到过,编译器和处理器可能会对操作做重排序。编译器和处理器在重排序时,会遵守数据依赖性,编译器和处理器不会改变存在数据依赖关系的两个操作的执行顺序。

注意,这里所说的数据依赖性仅针对单个处理器中执行的指令序列和单个线程中执行的操作,不同处理器之间和不同线程之间的数据依赖性不被编译器和处理器考虑。

4.2 as-if-serial 语义

as-if-serial 语义的意思指:不管怎么重排序(编译器和处理器为了提高并行度),(单线程)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能被改变。编译器,runtime 和 处理器 都必须遵守 as-if-serial 语义。

为了遵守 as-if-serial 语义,编译器和处理器不会对存在数据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因为这种重排序会改变执行结果。但是,如果操作之间不存在数据依赖关系,这些操作可能被编译器和处理器重排序。为了具体说明,请看下面计算圆面积的代码示例:

1
2
3
double pi  = 3.14;    //A
double r   = 1.0;     //B
double area = pi * r * r; //C

上面三个操作的数据依赖关系如下图所示:

img

如上图所示,A 和 C 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同时 B 和 C 之间也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因此在最终执行的指令序列中,C 不能被重排序到 A 和 B 的前面(C 排到 A 和 B 的前面,程序的结果将会被改变)。但 A 和 B 之间没有数据依赖关系,编译器和处理器可以重排序 A 和 B 之间的执行顺序。下图是该程序的两种执行顺序:

img

as-if-serial 语义把单线程程序保护了起来,遵守 as-if-serial 语义的编译器,runtime 和处理器共同为编写单线程程序的程序员创建了一个幻觉:单线程程序是按程序的顺序来执行的。as-if-serial 语义使单线程程序员无需担心重排序会干扰他们,也无需担心内存可见性问题。

4.3 程序顺序规则

根据 happens- before 的程序顺序规则,上面计算圆的面积的示例代码存在三个 happens- before 关系:

  1. A happens- before B;
  2. B happens- before C;
  3. A happens- before C;

这里的第 3 个 happens- before 关系,是根据 happens- before 的传递性推导出来的。

这里 A happens- before B,但实际执行时 B 却可以排在 A 之前执行(看上面的重排序后的执行顺序)。如果A happens- before B,JMM 并不要求 A 一定要在 B 之前执行。JMM 仅仅要求前一个操作(执行的结果)对后一个操作可见,且前一个操作按顺序排在第二个操作之前。这里操作 A 的执行结果不需要对操作 B 可见;而且重排序操作 A 和操作 B 后的执行结果,与操作 A 和操作 B 按 happens- before 顺序执行的结果一致。在这种情况下, JMM 会认为这种重排序并不非法(not illegal),JMM 允许这种重排序。

在计算机中,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不改变程序执行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开发并行度。编译器和处理器遵从这一目标,从 happens- before 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JMM 同样遵从这一目标。

5. 先行发生原则(happens-before)

先行发生原则(Happens-Before)是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竞争、线程是否安全的主要依据。 先行发生是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的两项操作之间的偏序关系,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那么操作A产生的影响能够被操作B观察到。

可以用 volatile 和 synchronized 来保证有序性。除此之外,JVM 还规定了先行发生原则,让一个操作无需控制就能先于另一个操作完成。

Java内存模型中存在的天然的先行发生关系主要有:

  1. 程序次序规则:同一个线程内,按照代码出现的顺序,前面的代码先行于后面的代码,准确的说是控制流顺序,因为要考虑到分支和循环结构。

    Single Thread rule(Program Order Rule)

  2. 管程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时间上)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

    Monitor Lock Rule

  3. 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时间上)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Volatile Variable Rule

  4.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的start( )方法先行发生于这个线程的每一个操作。

    Thread Start Rule

  5. 线程终止规则:线程的所有操作都先行于此线程的终止检测。可以通过Thread.join( )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 )的返回值等手段检测线程的终止。

    Thread Termination Rule

  6. 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 )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 )方法检测线程是否中断

    Thread Interruption Rule

  7. 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先行于发生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Finalizer Rule

  8. 传递性:如果操作A先行于操作B,操作B先行于操作C,那么操作A先行于操作C。

    Transitivity

三、总结

参考了几个博客的讲解,进行了一定的整合,整合量较少。

文章1

文章2